close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jpg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作者: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

出版社:蓋亞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初版六刷)

 

這本我在博客來試閱第一則〈紅衣小女孩〉的時候,就覺得一定要買回來看!每一篇都不單單只有敘述這些傳說,作者們還蒐集了傳說大約開始流傳的時間,解釋文章中的字句代表了什麼情況,對比那個時間點的社會現象,再分析脈絡和詮釋,解開這些都市傳說之謎。

100則專屬臺灣的都市傳說,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我才發現超多故事居然都發生在離我家很近的地方,〈自強隧道〉根本超近,曾經有兩年的時間,我下班都是從士林穿過自強隧道回家的,沒想到它是台灣五大猛鬼隧道之一啊!但還真的沒遇過什麼奇怪的事,可是在聽過自強隧道傳說後也是不知不覺不敢看後照鏡。不過現在已經美化過了,增加照明設備加上故宮博物院的元素裝飾,其實變得滿美的,也的確比較沒那麼昏暗恐怖。

 

或許是網路傳輸迅速發展的關係,很多傳說開始大量傳播的時間點都在1990年代左右,也正是我出生的時候,所以當我開始進到校園的時候,傳說大致都流傳一段時間也都根深蒂固了。國中國小聽到的大概都是學校以前是刑場或亂葬崗之類的吧XD,倒是大學有比較豐富的故事,學長姐迎新的時候很愛講,在學校宿舍室友也愛講,不管真的假的或是流傳多久了,反正有營造出氣氛跟討論度,一直到出社會還會跟不同學校畢業的同事交流。

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鬼故事,在看校園怪談那個章節的時候,也想到以前大學的好多傳說,臺大有醉月湖女鬼的故事,以前母校也有個湖,說是有學姊從湖中的涼亭跳湖自殺,之後就把涼亭的樓梯拆掉了,感覺故事架構也很像啊~而且那座湖還在我們系館後面,我們系又是常常會留在系館熬夜趕作品的,每到晚上那氣氛還真夠,只要有出現個什麼奇怪的現象,隔天馬上系上就傳開了。宿舍故事就更多了,畢竟會待在宿舍的時間基本上就是晚上,有些宿舍年代比較久,又暗,來來去去這麼多人誰知道這空間以前發生過什麼事又留下了什麼?

 

大多鬼故事或靈異現象的開始都跟環境的不安全感或危險性有關,正是因為這些不安全跟危險,讓人感覺到恐慌,這讓我想到蔡仁偉《對號入座》中的〈前科〉:「在知道這間屋子死過人之前 窗簾的飄動 是因為風 知道以後 覺得有鬼」。

如果用科學理性的角度去看那些飄動的窗簾布幕、水泥隔間發出的聲響、突然間漫起的霧......等等,會認為那就是自然現象或是正常會發生的事情,但當套了個鬼屋、出事現場、危險地段的前提,這些現象就變成了鬼影、穿白衣服的女人,冤魂不散,鬼魂作祟......等等。加上這些環境通常光線不夠,荒廢沒有整理,沒有控管的地方可能還會常常有人進去探險,不知不覺這些繪聲繪影,就變得詭異神秘,就算在作者蒐集的資料中有地主和附近居民去澄清闢謠,都阻止不了這些故事的發展。

 

還有一些是在家從小聽到大的,像是〈紅筆簽名會短命〉、〈鬼月晚上不要曬衣服〉、〈晚上不要吹口哨〉、〈指月亮割耳朵〉、〈晚上不要剪指甲〉、〈偷看洗澡會長針眼〉、〈碟仙〉、〈養小鬼〉、〈冥婚紅包〉、〈半夜對鏡削蘋果〉......等等,不是長輩們順口說出來,或是從兄弟姊妹同學鄰居聽來的,就是看電視節目知道的。這些儀式、謠言、禁忌,書裡的分析有滿多是從國外流傳進來的,然後再加上台灣本土的文化形成的變體,尤其是日治時期超多,例如〈四的禁忌〉。

也有一些禁忌,它原本是嚇唬或告誡的作用,像指月亮這件事以前我真的不小心指到還會拜拜,長大後才知道它其實是一顆衛星......。以民俗的角度來說不要指月亮是對月亮信仰的尊敬,也有人主張說是為了要讓小朋友知道不要因為好奇心東指西指,在路上這樣可能會對其他人不禮貌。晚上吹口哨也有人說是和當時的治安有關,但要是跟小朋友說當時的強盜是用吹口哨來當暗號,能懂嗎?所以就用了比較容易懂的方式 ─ 會招來鬼。

 

不過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除非比較傳統的家庭、聚落或地區,不然有些禁忌和習俗也都隨著改變,要雙薪家庭晚上不要曬衣服怎麼可能!早上上班,而且大多下班都六七點,塞個車回到家,太陽下山不能洗衣服了......,所以為了因應雙薪上班族,曬衣服的禁忌從不能晚上曬,變成了只要不是曬在露天就好,習俗禁忌也是要跟得上時代的耶~

雖然現在講求科學求證,但很多現象有時候還是讓人不得不相信,像是〈乖乖大神〉的傳說,即便不相信,但為了機器能夠順利運作還是寧可信其有。只要還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超自然現象就會存在,無論傳說是真是假,有沒有科學根據去闢謠,都會不斷有新的出現,舊的可能會不斷變體,作者們想要出這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拆穿,而是想要知道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要告訴別人,是因為有趣、好奇、神秘、害怕,還是因為真的親身經歷過?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平裝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V458EZ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電子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bln7no

 

 

 

✎ 作者介紹 - 楊海彥

1991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 作者介紹 - 謝宜安

1992年出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 作者介紹 - 阮宗憲

臺中人。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閱讀時間:2023.08.2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妮基 ° 的頭像
    妮基 °

    店員N.的書單

    妮基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