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作者:柯映安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19年2月(初版)
✏
看到這樣的書名,出版社又是鏡傳媒中的鏡文學出品的!實在太好奇會寫出怎麼樣的內容了雖然我覺得書中關於媒體界的描述還是有稍微包裝(倒是推薦序寫得比較辛辣...),但是對於這個讓人又愛又恨,不知道是真是假,充滿腥羶色的圈子,也是揭開了一半的簾子。
八卦周刊女記者林姵亭命喪酒店性愛毒趴,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到底她是想進去調查甚麼真相還是那其實是她自己想去?她是敬業犧牲還是生性虛榮淫蕩?各種說法。想當然,對姵亭有負面想法的人居多,相信姵亭的人之中,同事劉知君不死心決心找出真相,就算被主管洗臉還是固執得相信姵亭是無辜的。
當知君調查得越是深入,越發現自己似乎不瞭解以朋友相稱的姵亭,越發現自己好像也走上跟姵亭一樣的路,越發現自己身邊不知道還能相信誰了......。
✏
知君跟姵亭是同期進到立周刊的同事,知君大學是新聞系畢業、成績優異、擁有小小的資歷,雖然個性容易緊張、一板一眼、不擅長交流,但是表現穩定;反觀姵亭個性外向活潑,但是資歷淺人脈少,面對周刊每天需要大量的新聞材料也是一籌莫展,所以知君常常會多想點題目偷偷塞給姵亭讓她過關。
在姵亭發生事情時,她唯一發送求救簡訊的對象 - 知君,卻在那時候熟睡沒有醒來,醒來時世界已經變了!從這些人口中,媒體拼湊出一個奇特的,知君幾乎認不得的姵亭。加上在這之前,原本感情好的兩個人,曾因為一點小爭執打了冷戰,知君懊悔不已,更想找出真相替姵亭討回公道。
✏
幸好有知君視為職場導師的主任黃慈芳私下支持,就算脾氣火爆的副總羅彩涵百般刁難,要她不要碰這淌混水,知君還是利用零碎時間做調查,並且把情報一一跟黃慈方討論。不過羅彩涵曾警告,黃慈芳不是能幫她的人......。就在一次知君請線人臥底的計畫中,不知道消息是怎麼被透露的,線人被打成重傷宣告失敗,知君開始懷疑身邊到底誰是間諜...
正當斷了一條線人洩氣時,狗仔大海伸出援手給了知君一個方法 - 爆料網,因為爆料網是誰都能提供消息、沒有潛規則、沒有立場、號稱公平正義,所以知君提供公司不想讓她查的資料給報了網負責人KJ,自然沒有甚麼內容上的門檻,文章很快就又在社會上造成轟動。原本有人用錢壓制了新聞轉而抹黑姵亭,現在風向則是又轉了回去,大家紛紛開始抨擊雜誌社、為姵亭祈福之類的。KJ沒有誇大,流量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話題。終於,羅彩涵答應讓知君繼續調查姵亭的案件。
✏
然而,真的所有被害人都會對於知君報導的真相感激涕零嗎?在姵亭記事本中的關鍵人物Kelly,安穩的嫁入豪門後恨不得不要再有人提起過往,如今知君卻找上門。「賣淫這件事,有些人沒做、有些人有做,有人很樂意但有人被逼著做。」Kelly每個字都飽含著質問:「我問你劉小姐,如果今天不是死了一個林姵亭,妳會在意嗎?這個圈子內的每個女孩子身上都有價格,我問妳,妳真的在意嗎?」也是,今天如果出事的是別人,或許你也是看影片看新聞發表感想的那個人,不會真的在意真相是甚麼;若出事的是你朋友家人,還能這樣泰若自然嗎?或者反過來問,出事的是別人的時候你會像現在一樣如此積極認真的看待一件事情嗎?在Kelly眼中,知君並不是認真的記者,只是一位剛好死的是她朋友的記者,講得很無情,卻也是這社會的現實。
Kelly身分曝光,爆料網的雪球越滾越大,越來越多疑似是照片或影片中的女孩起底,一組組的照片中,女孩們巧笑倩兮靠在男人身上,一個個都笑得心甘情願,她們漂亮的身體連結著性愛與金錢兩端,誰拿了多少錢、誰靠出賣肉體上位,每張照片都寫得清清楚楚。但她們的反應是甚麼?照片真的寫得清清楚楚?「拜託你們別再報了...」「拜託你們別再看那些影片了...」以前人說有圖有真相,現在多少人是看圖說故事,有了圖真的就有了真相嗎?這時候知君越是想採訪那些女孩,越沒有人想出面了,扯上性愛跟金錢後,再怎麼澄清都不會再有人相信她們是冤枉的。Kelly原本希望安安靜靜的過日子,這樣一個風波,只能走上自殺一條路,遺書中她說:早知道就不要跟她說我被強暴,這些事情後來就都不會發生了。如果我不要覺得那是強暴,就不會變成這樣了。
原來姵亭,當年就是為了想調查Kelly被強暴的事情,進到周刊當記者。
✏
Kelly身亡後調查又陷入死局,這時薛薛和小安卻主動出現在知君的視線中。她們曾希望姵亭能幫她們寫新聞,或許,就是姵亭調查到一半的新聞。這次知君決定親自進到派對中取證。從準備到進到會場,知君越來越能感受到,自己走的正是姵亭的路,竟然到這時候,才漸漸了解姵亭是怎樣的一個朋友......。但是這次不巧,被派對中認識的人認出是記者,雖然偷拍的影片造成了一定的效果,但自己也被偷拍成了新聞。
過了一陣子爆料網KJ給了一個消息,有另外一場派對,這次由薛薛自己進場錄影蒐證。知君跟大海幾個狗仔們在外面守著。薛薛順利進到會場,但女孩們的頭頭馬姐卻出了豪宅,知君開車跟了過去,發現了那個她景仰的老師黃慈芳,竟是這一切的禍源之一!姵亭和知君的採訪動向都由她通風報信給馬姐,原來,她就是那個讓線人受傷的間諜。
諷刺的是,黃慈芳曾經在學校演講,有段她給新聞系的畢業生們的話:「我是跑娛樂出身的,剛入行時,只能在一些小藝人身邊蹲點搏感情,那時候心理面也會很急,想要寫一些大新聞。後來前輩告訴我,要我好好記清楚這些小藝人現在的樣子。現在我當記者這麼多年,想要把這句話也送給即將踏入新聞業界的你們。你們也是,好好記清楚自己現在的樣子。」這樣鼓勵畢業生的前輩、劉知君視為職場導師的王慈芳,進入社會,為了拿新聞、為了在圈子裡生存,被利用被收買,成了馬姐的白手套,被揭發後身敗名裂。
薛薛取證成功、大海把檔案呈上及羅彩涵把握發送消息到社會組,揭發立委的國際洗錢案;黃慈方自行辭職後留下一份姵亭調查到一半的小模案新聞手稿,也把知君和姵亭的冤情給洗清了。
✏
媒體界百家爭鳴,不只是新聞台,還有報章雜誌加上各種爆料平台,各家為了取得獨家或是大新聞,記者們總是爭破頭,就算沒有搶到大新聞,依目前狀況,各家報社不管願不願意,都得跟進做新聞。我想就是這樣的環境、新聞材料需求量大、加上大眾的口味,記者們為了新聞量,文章品質才會越來越低,每篇新聞底下一定都會有人留言說「這樣也能當新聞。」「記者素質真差。」...等等。
但沒有那些聳動標題,沒有這些腥羶色,沒有這些新聞產量,民眾們買單嗎?雖然記者狗仔讓人有愛又恨,但是當說出「這樣也能當新聞」的時候,是不是有想過,自己想看的是什麼樣的內容?不過媒體們為了追求速度跟產量,少了求證只要話題,真相說得曖昧模糊,就連螢幕前出面澄清的當事人,都有可能說假話,都有可能是為了情勢跟媒體聯手安排的劇情;所以,你好奇的,是甚麼版本的真相呢?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劇情是滿不錯的,它就是現在的社會現象。雖然...文筆真的有待加強啊!尤其實在沒必要連著兩段重複描述同一個情況,而且還用差不多的詞彙...害我以為我看到一半恍神重複看了同一段啊XD。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平裝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83pxER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電子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O04Klr
♡喜歡的句子♡
★愈靠近名利之處,如同有熊熊火焰燃燒,愈明亮的舞台,四周的黑暗就更深邃。
★周刊本身用自是鹹膩過火的,字這個東西寫得過重會吃掉一切核心。
★有些裂痕即使微乎其微,仍然不是真正的完好無缺,稍一觸碰,又會出現醜陋的原型。
★像是睡了一場很久的午覺,醒來後,感到一切都相當昏沉、不真實。在某些恍神的煞那,難以分辨現在究竟是真實,或是一場夢中夢。
★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我們這種女孩子活該,其實,有時候我也覺得,好像真的是活該。而且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心裡就不痛苦了。
★所有的記者都是賭徒,既使知道此去無路,也要親眼見識一次。賭自己不會被發現、不會被灌醉。賭被硬塞的藥能及時吐掉。賭全身而退。
★相信一個人,就不必替對方擔心。
★既然一切全是咎由自取,就沒必要同情。
★不是所有人給妳餌,妳覺得好吃就要咬一口。
★那是一個微風清涼的夏夜,她知道在數年前的同一個夜空底下,一個長相漂亮、性情弱懦的女孩子,被她的好朋友緊緊地握著手,兩個人約好了走一遍操場眼淚就要少一點。她的好朋友告訴她,走到第十圈的時候,妳就不要哭了。
★失去家庭、賣掉聲音,換來雙腿,最後發現此處無路,化作一攤泡沫消失在大海中。愛麗兒以為自己在追隨愛情,其實追著的是苦難。劉知君也是,她一路受苦,走到盡頭,看到的也許不是林佩婷、也不是失智再也記不起她的母親,是心中那個唯有如此她才能不再責備輕視自己的自己。
✎ 作者介紹 - 柯映安
台大歷史系,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獲2018年「拍台北」電影劇本首獎,並為公視新創電影《無法辯護》共同編劇,2018年啟明出版社「第一屆特別出版計畫」入圍。文字與影像都好玩喜歡。
希望將每一個故事都說好,寫出其中的人性有光。最近買了switch,人生中第一次擁有掌機,非常興奮。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閱讀時間: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