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JPG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

作者:公共電視、原子映像

採訪撰文:張硯拓、黃以曦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在看影集創作全紀錄的時候,一邊看一邊覺得我之前在看影集的時候,好不認真唷......,有好多細節都沒注意到,所以決定了要再看一次影集!

導演楊雅喆說,這部影視作品,可以是全劇組的閱讀心得,說得沒錯。大家看完原著,集結討論出大家對這本小說的看法跟感想,然後生出了這部影集,全劇的重點聚焦在「消失」這件事上。因為它消失了、不見了,你才會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如同中華商場的消失,被我們用各種方式記得,不只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還有在很多人共同的記憶裡,現在還要走進新一代的年輕人的想像中。

吳明益老師說拍攝期間到剪輯完成上映之間,他有意識地迴避干涉劇組,盡量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一個作品問世,之後的影響不只不屬於作者,甚至可望展現連作者自己都意外的發展。他給足了劇組空間去改編,導演給足了演員空間去詮釋角色。採訪中,每個人對於年代跟角色的感情都有不同的想法,對於「99樓」這個地方是不是存在或是存在的意義,也有不同的想法。這真的是一部所有人的閱讀心得。

 

原本片場有計畫要開放參觀,但是因為疫情影響最後沒有開放還是拆了。會買這本是想,既然沒參觀到,那買回來看看照片也好,看看劇組怎麼呈現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書中有採訪劇組人員跟演員的部分,其中除了有歷經那個年代的人,中華商場對其他年輕演員來說都是想像,我喜歡他們發表自己的感受。

閱讀心得和書評不同,沒有對錯,你看完是什麼感覺就是什麼感覺,有人覺得《天橋上的魔術師》重點在於「消失」,而我跟飾演小蘭的盧以恩還有飾演魔術師的莊凱勛一樣,認為要珍惜生命中美好的一切。

有人給了99樓一個抽象的解釋,有人覺得99樓不存在,童星們對99樓更是直接地相信跟不相信,很可愛。而導演說的,他認為99樓是一個安放那些輕淡、追不回來的事物的地方,也是一個「識真心」和「做自己」的地方,就像Nori 在那個不能接受生理男心理女的時代,他從他的生活圈消失了,小不點說他去了99樓,他其實是去一個能做自己的地方。

 

距今已經30多年了,劇組下足了用心,把片場的細節布置得連作者帶著自己的家人到現場,他們都像是真的回到那個時候生活的地方,好像真的拉張板凳就可以坐下來跟鄰居話家常了。雖然有些地方因為經費跟材料的關係沒辦法重現得很接近,但樓梯間的花磚窗,光線穿透映照在地面牆面上的樣子,跟作者印象中的一模一樣。這片場的重現,帶來了一點想念跟一點的惆悵。

對年輕一輩的演員們來說,一開始進到片場,每個店鋪每個生活空間都好好奇,好新鮮,待久了,演著演著,好像自己就生活在這裡面,自己就住在裡面,這就是美術組的功力,完全把他們帶入30年前的生活感。

鏡頭中最直接就是看到美術跟造型和特效的呈現,音效這部分,還真的沒思考到,30年前的聲音跟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尤其是交通工具和列車行駛的聲音,電動的聲音,這些都消失了。音效不是只有我們以為的放個主題曲或配樂,包括魔術師念咒語的聲音、小黑人的聲音、金魚泡泡的聲音......等等,這些魔幻或是消失的東西,要放在寫實裡又要有自然感,也是團隊嘗試了很多素材才修整到可以的狀態。

造型也不是像現在我們復古風穿搭打扮起來那麼容易。戲劇上,除了服裝,髮型、妝感跟配件,還必須要符合人設的個性跟背景,一搭錯感覺就不對,像老師和天靈通的眼鏡、唐先生的領帶都需要搭上好幾組來看看哪個最適合。

最訝異的是,原來連挑隻斑馬,也是條件滿多的耶!從紋路的密度,到毛髮應該要是長是短是軟是堅硬,都要挑好久,拍一部影視真的是不簡單,所以我決定要再看一次,才不會浪費了他們的用心。(P.S.重刷的時候,因為火車移動的樣子太順,才看出來,啊~商場的遠景真的是動畫特效做出來的XD)

 

延伸閱讀:《天橋上的魔術師》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平裝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LXAq3X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紀錄》電子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deDA5z

 

 

 

 

✎ 作者介紹 - 公共電視

為大眾信任的獨立公共電視台,提供廣泛類型的節目,在沒有商業色彩與政治干預下,呈現豐富多元又富有創造力的台灣。公共電視深耕戲劇品牌如學生劇展、人生劇展、新創短片、新創電影,製作優質戲劇,開發劇本、參與藝術、議題電影、VR與國際合製,期許成為台灣影視創作重要的平台。

✎ 作者介紹 - 原子映像

原子映像有限公司結合台灣電影導演、製作及其他藝術創作領域專業人才,加上長期以來所累積的國內外電影產業人脈及資金來源,寄望在電影市場上推出品質與市場兼顧、台灣與國際視野兼具的電影佳作,為華語電影觀眾及電影圈注入新生活力。

✎ 作者介紹 - 張硯拓(採訪撰文)

影評人、《釀電影》主編,曾任金馬影展奈派克獎、香港電影節費比西獎、高雄電影展、女性影展評審,出版電影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

✎ 作者介紹 - 黃以曦(採訪撰文)

影評人,作家,著有《離席:為什麼看電影》、《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尤里西斯的狗》。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閱讀時間:2022.11.1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妮基 ° 的頭像
    妮基 °

    店員N.的書單

    妮基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