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路84號》
作者:海蓮 ‧ 漢芙
譯者:陳建銘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24日(二版三十四刷)
✏
住在美國紐約的海蓮漢芙,因為在自己的國家找不到想看的書,所以寫了信到英國倫敦馬克與柯恩書店請他們幫忙尋書。一往一返的書信,連結了兩個不同國家不同風情的友誼,成了愛書人必讀的經典。
最早是從《小鎮書情》裡知道這本的,後來陸陸續續看到也有類似的寫作方式,一開始很不習慣讀書信體,《查令十字路84號》我是看了兩次才看完...,因為有一部分的劇情是需要自己從書信中去連結想像,而且不像現在通訊方便,連絡很即時,在讀他們的書信時還要加上時間的距離,才能感受到等待信件的心情,薄薄的一本書,卻濃縮了20年的感情。
✏
有趣的是,可以從書信中看出兩個不同風情的人,海蓮漢芙的信感覺有著美國人的熱情奔放,而書店經理法蘭克的信或許是公務上需求所以顯得嚴謹含蓄,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因為漢芙得知他們缺乏日用品和食物配給,所以寄了一箱又一箱的物資給他們,漢芙並不富裕,這樣的付出讓遠在英國而且還沒見過面的書店店員們,感動不已,一直很期待漢芙有一天能造訪倫敦。
可惜的是總是會有一些意外,讓漢芙飛到倫敦的計畫一延再延,一直到法蘭克去世時她都還沒實現。倒是她的朋友們替她去了「她的書店」(漢芙應該是這樣對朋友稱馬克與柯恩的書店的XD),漢芙告訴她朋友:但是,書店還在那兒,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路84號,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她一直覺得,就算她送了這麼多物資給書店職員們,仍抵不過他們為她找到的珍貴的書。
✏
最後一封信於1969年10月由法蘭克的女兒送出,《查令十字路84號》於1970年出版,1971年發行英國版,並且應英國出版社的邀約,海蓮漢芙完成了她的夢想,踏上了倫敦那片土地。記得好多年前有個朋友曾經說:人們到了英國,總能瞧見他們想看的。我說,我要去追尋英國文學,他告訴我:「就在那兒!」。不知道海蓮漢芙下飛機的那一刻,心情是怎麼樣的激動啊!
《查令十字路84號》平裝書 點連結購買:https://reurl.cc/0jXMKk
♡喜歡的句子♡
★書籍,確實是人類所成功擁有最好的記憶存留形式,記憶從此可放置於我們身體之外,不隨我們肉身朽壞。
★我著實喜愛被前人翻讀過無數次的舊書。
★我喜歡蝴蝶頁上有題簽、頁邊寫滿註記的舊書;我愛極了那種與心有靈犀的前人冥冥共讀,時而戚戚於胸、時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覺。
✎ 作者介紹 - 海蓮 ‧ 漢芙
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於費城。絕大部分的歲月都在曼哈頓島度過,一生潦倒困窘。
漢芙生前從事最多的工作乃是為劇團修審劇本;並曾為若干電視影集撰寫劇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記體的紐約市導覽《我眼中的蘋果》、半自傳的《彆腳混劇團》、傳記《Q的惠澤》、《紐約來鴻》,以及一系列以少年為對象的美國歷史讀物。一九九七年,漢芙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市。
《查令十字路84號》於一九七0年首版問世,旋即被愛書人奉為經典;英國版則於次年出版,同樣在英倫地區引起迴響,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七日,漢芙應英國出版社之邀,終於飛抵倫敦,實現她長年以來的夙願。後來她將自己在倫敦盤桓一個月餘的日記付梓。
✎ 譯者介紹 - 陳建銘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彰化縣員林鎮。曾任職於誠品書店古書區。
延伸閱讀:《小鎮書情》│每本書都有適合的人,每個人也都有適合的書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閱讀時間:2019.03.19